學名:Pterapogon kauderni Koumans, 1933
英文俗名:Banggai cardinal fish
中文學名:考氏鰭竺鯛
中文俗名: 泗水玫瑰
尺 寸:
最大可長至 8.0 cm 。
環 境:
海洋底棲性
分 佈:
西中太平洋,局限於邦蓋群島。大部分見邦蓋群島17個大島以及10個小島,少數發中蘇拉威西Luwuk。一個引入的種群於北蘇拉威藍碧海峽建立,該處距離考氏鰭竺鯛的天然分佈地北端400公里,於2000年由水族貿易而引入。
形 態 特 徵
背鰭硬棘(total):8;背鰭軟條(total):14;;臀鰭硬棘:2;臀鰭軟條:13. 相當容易辨認藉由其旗幟般的第一背鰭,延長的臀鰭及第二背鰭軟條,分岔的尾鰭與引人注目的花紋。
生 態:
通常環繞於砂底的礁石,附近有海草 (Enhalus acoroides)。與長棘的魔鬼海膽Diadema setosum( 刺冠海膽 )共生。 約2到60尾直接懸停在海膽的上面,而約 2-3公分SL的稚魚逗留更加接近海膽。當魚隻受到威脅的時候會躲進海膽的棘之間。 可能在晚上進食小型底棲和浮游甲殼動物。雄性孵卵直到受精卵孵化,大型卵直徑約 2.5mm,稚魚孵化後仍然會停留口腔內一段未定的期間。剛孵化的稚魚沒有浮游期。有時稚魚也躲在海葵保護自已。
參考資料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15426
http://zh.wikipedia.org/wiki/考氏鰭竺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