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餌料生物的營養價值
海水魚苗初期餌料用的海水輪蟲,大量培養主要以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為餌料。如果以擬球藻與麵包酵母大量培養輪蟲,輪蟲密度可高達單以擬球藻培養者之10倍。後來改以麵包酵母作為輪蟲之餌料的情況逐年增加;但以酵母培養之輪蟲投餵之魚苗常發生突然大量死亡現象,假若併用酵母與擬球藻培養輪蟲,或以麵包酵母再經擬球藻之二次培養所得之輪蟲,則可防止魚苗大量死亡之情形發生。
隨後一序列的研究指出,魚苗的活存受到輪蟲體內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早期確認EPA(二十碳五烯酸或稱花生五稀酸,20:5m3)的重要性,近來強調DHA的重要性及DHA/EPA之比值應大於1。微青海洋
Table 1. 各種不同動物性浮游生物餵食不同食物的營養組成
組成分 | Rotifer fed | Artemia larvae | Moina fed | Acartia | Daphnia | ||||
yeast | Yeast | Nann | yeast | Yeast | manure | ||||
Moisture | 89.6 | 89.0 | 87.6 | 89.7 | 87.2 | 89.0 | 87.9 | 88.1 | 89.3 |
C.P. | 7.2 | 7.4 | 7.8 | 6.1 | 8.8 | 8.6 | 8.6 | 8.5 | 7.5 |
Lipid | 2.3 | 2.2 | 3.8 | 2.0 | 2.9 | 1.3 | 1.3 | 1.3 | 1.4 |
Ash | 0.4 | 0.7 | 0.5 | 1.2 | - | - | - | 2.1 | 0.7 |
Ca mg/g | 0.12 | 0.1 | 0.21 | 0.23 | 0.12 | 0.12 | 0.12 | 0.39 | 0.21 |
P mg/g | 1.48 | 1.31 | 1.37 | 1.33 | 1.85 | 1.23 | 1.23 | 1.48 | 1.46 |
Table 1指出輪蟲和淡水水蚤(Moina)餵食不同的食物,與豐年蝦、橈腳類及劍水蚤的一般成分分析,由Table 1可知,輪蟲餵食酵母及酵母+綠藻的水份含量較餵食綠藻的高,輪蟲的蛋白質及油脂含量以餵食綠藻較餵食酵母及酵母+藻高,豐年蝦則含有最低的粗蛋白質,劍水蚤的粗蛋白也較橈腳類,淡水水蚤(moina)低。
Table 2.輪蟲、豐年蝦、橈腳類及水蚤的胺基酸組成
胺基酸 | Rotifer fed | Artemia | Acartia | Monia | ||
yeast | Yeast+chlorella | chlorella | ||||
Iso-L | 2.9 | 2.8 | 3.1 | 2.6 | 3.5 | 2.5 |
Ieuc | 5.5 | 5.3 | 5.6 | 6.1 | 5.5 | 6.0 |
Met | 0.8 | 0.8 | 0.8 | 0.9 | 1.5 | 1.0 |
Cys | 0.7 | 1.1 | 0.8 | 0.4 | 0.8 | 0.6 |
Phe | 3.5 | 3.4 | 3.5 | 3.2 | 3.7 | 4.0 |
Tyr | 3.0 | 3.0 | 3.2 | 3.7 | 4.0 | 3.3 |
Thr | 3.5 | 3.1 | 3.4 | 1.7 | 4.2 | 3.8 |
Try | 1.1 | 1.2 | 1.2 | 1.0 | 1.1 | 1.2 |
Val | 3.6 | 3.5 | 3.8 | 3.2 | 4.5 | 3.2 |
Lys | 5.7 | 5.8 | 5.8 | 6.1 | 5.4 | 5.8 |
Arg | 4.2 | 4.5 | 4.6 | 5.0 | 4.3 | 5.1 |
His | 1.4 | 1.4 | 1.4 | 1.3 | 1.9 | 1.6 |
Table 2指出這些餌料生物之胺基酸組成,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只有豐年蝦之threonine之含量少了一些,豐年蝦無節幼蟲 中含較少量之histidine、methionine、phenylalanine、threonine,對於rainbow trout or carp餵以這些不同種之餌料,其中以輪蟲之消化率最高89-94%,再其次為豐年蝦83%(carp)和89%(trout),因此,我們知道各不同動物性浮游生物如果以胺基酸之組成觀點看,營養價均是相當好的餌料,但是以總能量之觀點看,因為考慮lipid之含量,輪蟲餵食綠藻有最高的能量而橈腳類(Acartia)則含有最低的能量(Table 1和Table 2)。微青海洋
(一)就必要脂肪酸之觀點評估餌料生物之營養價
脂肪在生理下扮演二個角色,一為磷脂質和醣脂質的構成要素,亦即生物膜的重要成份;一為高熱能源,以三醯基甘油形成儲存,又稱三甘油化物(Triglycerides)。脂肪之組成份子為脂肪酸,其與其衍生物之性質乃依組成碳鏈之長度(即碳數)與不飽和的程度而定。長鏈與不飽和的狀態可以提高脂肪酸與其衍生物的流動性。微青海洋
水產動物必需脂肪酸中極重要之三種脂肪酸:亞麻仁油酸類(Linolenic
acid type)之18:3n3(十八碳三烯酸)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n-3 HUFA或稱PUFA)之EPA(20:5n3)及DHA(22:6n3)。 20:5n3之意義為 由含5個不飽和鏈之20個碳鏈所構成,n3乃指從甲基端(CH-)基數起第3個碳上有不飽和鏈,若第6個碳 上有不飽和鍵則為n6。所有之不飽和脂肪酸由n3,n6,n7及n9族之4種鹽之衍生物所構成。
水產動物需求n-3 HUFA,然因將18:3n3轉換為20;5n3之能力不一,因此需求之必需脂肪酸也不同。一般 而言,海水魚需求20:5n3及22:6n3,淡水魚需求者為18:3n3及18:2n6。
最近的研究指出,DHA可作為能源、生物膜成份及轉化為前列腺素,其對於海水魚苗的重要性遠大於EPA。 DHA與EPA之比例影響膜的通透性,不平衡之比例,特別是高EPA低DHA,常導致高死亡率及低緊迫耐力。微青海洋
微細藻的脂肪酸組成
- 矽藻綱(Bacillariophyceae)~ 20:5n3多、18:3n3極微
- 金藻綱(Chrysophyceae)、渦鞭藻綱(Dinophyceae)~ 20:5n3、22:6n3多
- 黃藻綱(Xanthophyceae)、隱藻綱(Cryptophyceae)~ 20:5n3、18:3n3
- 紅藻綱(Rhodophyceae)、真眼點藻綱(Eustigmatophyceae)~20:5n3
- 綠藻綱(Chlorophyceae)~ 18:3n3
- Prasinophyceae綱含18;3n3及少量之20:5n3。
- 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aculata)、麵包酵母、光合細菌之protein含量高,佔乾重50%以上
- 海水綠球藻的Lipid含量亦高,佔乾重10%以上
從脂肪酸成份判斷,除綠藻綱(因不含20:5n3)外,各種微藻均為海產動物之良好食物。
微藻之脂肪酸成份除上述之分類類別不同而不同外,亦受培養條件之影響,如培養溫度、培養時間(藻齡)、 光照強度與時間,以及營養鹽濃度等都會影響微藻之脂肪酸成份。因此,就脂肪酸觀點評估微藻之營養價時,必須顧及其培養條件。微青海洋
輪蟲的脂肪酸組成
輪蟲之脂肪酸成份反映其餌料之脂肪酸組成。
- 輪蟲餌料中淡水綠球藻(Chlorella sp.)及乾燥綠球藻粉之18:2n6及18:3n3含量多,而含少量之n-3 HUFA,因此以輪蟲做為初期餌料必須餵以海水綠藻,因輪蟲沒有能力將18:3n-3轉換成20:5n-3。
周氏扁藻(Tetraselmis chui)則含多量之18:3n3及微量之20:5n3。微青海洋
麵包酵母及光合細菌之脂肪酸生成份則為18:1n9,若添加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如改以油脂酵母或加入乳化油脂)培養,則可提高n-3 HUFA含量。
無論採用直接(以油脂酵母為餌)或間接法(加入乳化油脂)之二次培養,輪蟲攝入n-3 HUFA之同時,亦攝入脂溶性維生素A和E,因此也提昇了輪蟲之營養價。
不過,輪蟲之活力狀態,也會影響其攝入油脂和n-3 HUFA之比例。其中溫度與鹽度影響較大,在適溫範圍內,較低溫時,攝入n-3 HUFA之比例較高,特別是22:6n3的攝入量會增加;較低鹽之攝入亦較高。微青海洋
Table 3.輪虫餵食各種食物之脂肪酸組成
脂肪酸 | yeast | yeast + chlorella | Marine chlorella | Fresh water chlorella |
16:0 | 8.7 | 11.7 | 16.8 | 9.9 |
16:1 | 24.2 | 16.6 | 24.3 | 13.7 |
18:0 | 4.8 | 6.0 | 1.7 | 4.2 |
18:1 | 33.9 | 22.8 | 10.1 | 24.4 |
18:2n-6 | 5.9 |
| 3.4 | 19.3 |
18:3n-3 | 1.2 |
| 0.2 | 7.7 |
20:5n-3 | 1.0 | 8.1 | 24.1 | 1.2 |
22:6n-3 | 0.5 | 0.9 | 0.5 | - |
豐年蝦的脂肪酸組成
單獨以豐年蝦為餌料,餌育海水魚苗,常導致魚苗大量死亡。這種現象因魚種及豐年蝦產地而異。例如某些比目魚類,一種烏魚(Liza haemoto)、虱目魚、香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則不受影響,但嘉鱲魚,青甘鰺(Seriola quinqueradiata)、石斑、比目魚則非常敏感。
魚蟹幼苗之成長、活存率及活力,以產自猶他州鹽湖之豐年蝦飼育者,顯著地較以產自其他地區者為差,此種因出產地域不同導致營養效益不同之原因,非因胺基酸組成與能量多寡而起,乃與其脂肪酸成份有密切之關聯。微青海洋
依據豐年蝦耐久卵(Cyst)及幼蟲之脂肪酸成份分析,各地域出產之豐年蝦耐久卵可分成兩類:一類為富含20:5n3,一類為富含18:3n3。此種差異乃源於基因型或產生耐久卵母體群之餌料類別。同一地域產之豐年蝦,其脂肪酸成份亦因出產年月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豐年蝦之營養價可以乳化油脂強化,或與橈足類併用投餵而獲得改善。豐年蝦之營養價與輪蟲相同,取決於脂肪酸成份。利用直接法,豐年蝦亦可攝入n-3 HUFA,並於24小時可達高峰,其作為海水魚之營養效益與乳化油脂中n-3 HUFA含量成正比。
這些結果顯示,就淡水魚之必需脂肪酸之營養需求觀之,豐年蝦適合作為淡水魚苗之餌料。假若供作海水魚苗之餌料,則應先查證其脂肪酸成份(市售豐年蝦幾乎全為營養不足者,好的價高且量少)。
使用豐年蝦,應滋養以改善其營養效益後再投餵,或併用海水橈足類投餵,以避免導致魚苗之大量死亡。微青海洋
橈足類脂肪酸組成
橈足類須經過兩性生殖,因此不易短時間內大量生產。目前達實用生產價值者僅少數幾種如Tigriopus japonicus、Apocyclopas royi、Tisbe sp.。
臺灣魚塭常發生且為魚苗業者採用統稱為橈足類的主要有三種:缺刺體水蚤屬枝角類,小型的海水橈足類為短魚異劍水蚤,較大型為模糊許水蚤。雖然餌料與季節會影響橈足類n-3 HUFA之含量,大致上含量均高,從EFA(必需脂肪酸)觀點而論,是相當合適的餌料生物之一。野生橈足類常易帶入病菌、寄生蟲等,使用上必須選擇健康魚塭並充份清洗。微青海洋
枝角類脂肪酸組成
枝角類之生殖方式與輪蟲相同,可行孤雌生殖,因此易於大量培養,其中以Moina及Daphnia二屬最重要,是淡水魚、蝦苗之良好食物,亦可以加以凍結,作為海水蝦苗之餌料。 Moina之脂肪酸成份因培養用之餌料不同而異。經由直接法亦能將油脂中之n-3 HUFA攝入體內,並於12~24小時後達於高峰。 近來在臺灣用於投餵石斑魚苗之橈足類(泛稱)中,發現有一種海水性之枝角類-缺刺秀體水蚤,其n-3HUFA含量較橈足類低。
輪蟲 | 低溫培養時,ω3含量較高 海水魚需20:5n3 淡水魚需18:3n3 |
豐年蝦 |
|
橈角類 | ω-3 HUFA含量高(兩性生殖不易大量生產) |
枝角類 | Moina和Daphnia是淡水魚苗之餌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