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餌料生物(一)餌料生物學

餌料生物學



一、前言


現今大多數海水養殖的魚蝦貝類,可經由人工繁殖而來,這可使得種苗來源穩定、品質一致以及降低養殖成本。一般來說,種苗的培養是在於使用了特殊養殖技術、水質管理等條件下可控制的環境。主要是因為發育中的幼苗,非常脆弱與微小,生理發展尚未建全,例如:小口徑、感覺器管與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全。此外,在某些種類,如蝦子,隨著幼苗不同階段的發展,其食性也由過濾的草食性轉變為捕食的肉食性。這些因素使得在初期攝食期間,適當的餌料選擇與使用方式是相當重要。微青海洋


(一)由幼苗觀點來考量餌料生物


在天然的環境中,各種浮游生物可以滿足幼苗對食物的要求,而在人工環境裡,挑選並提供幼苗合適的食物,需要考慮:


1.幼苗口徑的大小



初期攝食階段的幼苗,口徑決定了可攝食食物顆粒的大小。一般而言,口徑大小通常與幼苗尺寸相關,而這又牽涉到卵徑與內源性消耗期(即卵黃囊消耗期)。


以大西洋鮭(Salmo salar與金頭鯛(Sparus aurata為例:大西洋鮭之卵徑至少為金頭鯛卵徑的四倍大,孵出較大的幼苗,且具有相當大的卵黃囊(足夠提供初期發育三星期所需的內源性消耗),然而金頭鯛幼魚所帶之卵黃囊相對較小,僅夠提供三天的內源性消耗。因此,初始攝食的大西洋鮭即可攝食1毫米的食物,而金頭鯛僅可攝食0.1毫米的食物。由此可知,口徑及卵徑與卵黃囊消耗期有關。微青海洋



fig01-01.jpg
Fig. 1.1 還有卵黃囊的大西洋鮭


fig01-02.jpg
Fig. 1.2 帶有卵黃囊的金頭鯛


fig01-03.jpg
Fig. 1.3大西洋鮭與金頭鯛幼苗比較


表 1.1. 不同魚種的卵徑與孵化幼苗尺寸(modified from Jones and Houde, 1981).






























































Species



卵徑
(mm)



魚苗長
(mm)



大西洋鮭 (Salmo salar



5.0 - 6.0



15.0 - 25.0



虹鱒 (Oncorhynchus mykiss



4.0



12.0 - 20.0



鯉魚(Cyprinus carpio



0.9 - 1.6



4.8 - 6.2



歐洲鱸(Dicentrarchus labrax



1.2 - 1.4



7.0 - 8.0



金頭鯛(Sparus aurata



0.9 - 1.1



3.5 - 4.0



大比目魚(Scophthalmus maximus



0.9 - 1.2



2.7 - 3.0



Solea solea



1.0 - 1.4



3.2 - 3.7



虱目魚(Chanos chanos



1.1 - 1.25



3.2 - 3.4



烏魚Mugil cephalus



0.9 - 1.0



1.4 - 2.4



鱸滑石斑魚Epinephelus tauvina



0.77 - 0.90



1.4 - 2.4



2.功能性消化系統


幼苗消化系統的發展狀態,決定了是否能夠消化攝入的食物。剛開始攝食的鮭魚,消化道及酵素分泌系統已發育,能夠消化大部份吃進的食物。相對而言,金頭鯛幼魚(如同一般大多數的魚類幼苗),還沒有具功能的胃,只有短短的消化道,含少量消化酵素,因此這些魚類幼苗能攝食的食物必須:



1. 易消化(含大量游離胺基酸、游離脂肪酸、寡胜肽而非無法消化的複雜性蛋白質)。
2. 含有消化酵素而能夠自體消化。
3. 能提供魚苗足夠的必需養份。


然而,人工飼料卻無法符合這些要求,投餵人工飼料會造成幼苗低成長率及低存活率。相較之下,天然餌料似乎較符合這些要求。另外,與人工飼料相比,餌料生物具有活動力,能夠增加魚苗的捕食慾望,而且游泳能力讓餌料生物能均勻分佈於水體中,可以增加低活動力的幼苗與餌料生物接觸的機會。微青海洋


 


餌料生物的定義(特性)



  1. 大小適中

  2. 具有可食性

  3. 高消化率

  4. 具有必需營養成分

  5. 具有浮游特性

  6. 緩慢運動能力

  7. 種源易取得

  8. 易培養

  9. 生活史短(體型小,繁殖快) EX:輪蟲,豐年蝦


 


與人工飼料比較,則餌料生物的優缺點為


優點



  • 活體,不污染水質

  • 懸浮在水中

  • 大小適中,易食用,易消化

  • 營養均衡,內含消化酵素,幫助消化


缺點



  • 生活史短,需耗費人力培養

  • 易帶病原

  • 具季節性,種不易保存


微青海洋


餌料生物的重要性



  • 與人類的關係(浮游植物的應用)

    • 綠藻、螺旋藻等提供人類食物

    • Spirulina螺旋藻之β-捐蘿葡素提供人類免疫機能

    • 健康食品(Chlorella & Spirulina含高蛋白質)

    • 可淨化水質(吸收重金屬)

    • Diatom矽藻死外殼沉積生成矽土,重要材料

    • 測河川,湖泊生物含量,去推測biomass



  • 在養殖上的利用

    • 提高養殖密度

    • 可做魚蝦貝類的初期飼料



  • 海流及特殊水團的測定

    • 利用plankton所喜好的環境判斷所處的水流

    • 特殊水團的判定(某種類plankton大量繁殖所導致的現象,如赤潮:渦鞭毛藻;水華:藍綠藻)



  • 漁場的確定

    • 餌料生物多的地方,必聚集大量魚蝦,形成一個漁場,適合捕撈養殖



  • 水質污染的生物指標

    • 測河川某處plankton“種類”以判斷其水質污染的種類及程度



  • 遊釣及休閒漁業之餌料

    • 餌料生物可做為休閒垂釣之釣餌




微青海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