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海馬、海龍繁殖記錄







學名:Hippocampus kuda Bleeker, 1852


中文名:庫達海馬   


英文名:Spotted seahorse,Smooth Seahorse,Yellow Seahorse


WIKI: Hippocampus kuda


Hippocampus kuda 圖片


最大可長至30cm


印度太平洋廣泛分佈


庫達海馬種魚

C360_2011-06-23 11-56-50.jpg   C360_2011-06-23 11-56-40.jpg
收集較大隻,看起來育兒袋裡有卵的種魚



IMG_5505.JPG
最新一批種魚,7/23產出小海馬
微青海洋http://vekin.pixnet.net/blog/post/29504377/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餌料生物(四) 魚苗之異常與餌料生物之營養

餌料生物學


二、餌料生物的營養價值


(二)魚苗之異常與餌料生物之營養


1. 多元化不飽和脂肪酸 HUFA


嘉鱲魚、黑鯛和七星鱸魚的人工種苗,發生脊柱彎曲有著極高的比例,原因已證明與所投餵的輪蟲營養價值有關。罹患脊柱彎曲症之仔魚其鰾中均不含有氣體,即是其魚鰾有問題。當輪蟲的n- 3 HUFA含量在濕重0.3~0.5%以下時,投餵的仔魚其魚鰾開腔率低。推測其原因是攝食的餌料欠缺n- 3 HUFA時,仔魚活力、游泳力及其持續力均較低。因此,在注水或打氣形成之水流中逆向游泳而吸入空氣機會不多,所以其鰾無法吸進空氣,就變成所謂的「閉鰾魚」,易患脊柱彎曲症。微青海洋


比目魚的人工種苗常有體色異常之個體出現,在仔魚期以橈足類投餵,則一半以上之個體為異常者。異常比例又因豐年蝦產地而異,巴西產最多,天津產居中,加州產較少。另外,投餵天然動物性浮游生物,則可減低白化個體之出現率。最近的研究顯示對海水魚而言,在活存、成長及正常體色的生理功能上,DHA的重要性大於EPA;在比目魚呈色上 DHA/EPA 比之重要性高於 DHA含量。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餌料生物(三)餌料生物的營養價值

二、餌料生物的營養價值


海水魚苗初期餌料用的海水輪蟲,大量培養主要以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為餌料。如果以擬球藻與麵包酵母大量培養輪蟲,輪蟲密度可高達單以擬球藻培養者之10倍。後來改以麵包酵母作為輪蟲之餌料的情況逐年增加;但以酵母培養之輪蟲投餵之魚苗常發生突然大量死亡現象,假若併用酵母與擬球藻培養輪蟲,或以麵包酵母再經擬球藻之二次培養所得之輪蟲,則可防止魚苗大量死亡之情形發生。



隨後一序列的研究指出,魚苗的活存受到輪蟲體內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早期確認EPA(二十碳五烯酸或稱花生五稀酸,20:5m3)的重要性,近來強調DHA的重要性及DHA/EPA之比值應大於1微青海洋


餌料生物(二)餌料生物類別

餌料生物學



一、前言


(二)餌料生物類別


大多數養殖的魚蝦苗的天然食物包括多樣的植物性浮游生物(diatoms, flagellates, etc.)和動物性浮游生物(copepods,cladocerans,decapod larvae,rotifers,ciliates,etc.),其具有數量豐富與各種不同體型大小、歧異度大的營養組成,提供了幼苗較多的機會去攝食符合所需要的食物來源。


工業化的種苗生產規模,若利用收集天然浮游生物來投餵並不實用,而且供應量也不能穩定地配合所需。所以必須以養殖方法來提供種苗生產必要的餌料生物。這些餌料生物類別的選用標準是:富含營養成份及消化酵素,配合幼生之適口性、營養需求,來源容易取得,並可於短時間充份供應。微青海洋


fig01-05.gif
Fig1.4 選擇餌料生物的條件



餌料生物(一)餌料生物學

餌料生物學



一、前言


現今大多數海水養殖的魚蝦貝類,可經由人工繁殖而來,這可使得種苗來源穩定、品質一致以及降低養殖成本。一般來說,種苗的培養是在於使用了特殊養殖技術、水質管理等條件下可控制的環境。主要是因為發育中的幼苗,非常脆弱與微小,生理發展尚未建全,例如:小口徑、感覺器管與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全。此外,在某些種類,如蝦子,隨著幼苗不同階段的發展,其食性也由過濾的草食性轉變為捕食的肉食性。這些因素使得在初期攝食期間,適當的餌料選擇與使用方式是相當重要。微青海洋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餌料生物(0) 完整第一版!

之前寫(抄!?)了很多餌料生物的東西


整理了一下,發個完整版!!


如果網友or學弟妹們~要轉載or列印


請附上網址出處,畢竟整理也是很辛苦啊~~


主要參考(致敬....)


台灣海洋大學  沈世新老師的餌料生物學(上課內容、筆記及文章)


台灣東港水試所 蘇惠美老師 餌料生物培養與利用(網路版)


 Manual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live food for
aquaculture. Lavens, P; Sorgeloos, P. (eds.)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No. 361. Rome, FAO.
1996. 295p. (FAO 的餌料操作手冊<--這本不錯,網路上有,發覺老師們也抄很大!!哈哈)


以及一些網資料(網路,PAPER)等...族繁不及備載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S

(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S




 
不常聽爵士樂,不過還蠻喜歡這首歌~~歌詞還蠻芭樂的....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白條海葵魚

學名:Amphiprion frenatus Brevoort,1856


Amphiprion frenatus01.jpg
by
Kochzius, M.


英文俗名:Tomato clownfish


中文學名:白條海葵魚(魚類資料庫)/白條雙鋸魚(拉漢魚典)


中文俗名:紅蕃茄小丑

印度紅蕃茄小丑

學名:Amphiprion ephippium Bloch, 1790



Amphiprion ephippium001.jpg
by Fenner, R


英文俗名:Saddle anemonefish


中文學名:大眼雙鋸魚(拉漢魚典)


中文俗名:印度紅蕃茄小丑



雙帶小丑

學名:Amphiprion clarkii Bennett,1830



Amphiprion clarkii003.jpg
by Shimura,J.R.  


英文俗名:Yellowtail clownfish


中文學名:克氏雙鋸魚(拉漢魚典)/克氏海葵魚(台灣魚類資料庫)


中文俗名:雙帶小丑


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概論

光合細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簡稱PSB)是廣泛分布於水田、
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大類細菌,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在厭氣環境下可利
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以H2S和有機物作為供氫體,以CO2或有機物作為碳
源。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也可能有多樣的異營功能(固氮、脫氮、固碳、
氧化硫化物等),在自淨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角色。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車渠貝的繁養殖(五)

幼苗至變態前的培養


 


有許多照顧車渠貝幼苗的方法,由勞力密集到粗放式培養都有。一般來說,集約性的培養存活率較高,但花費較多勞力及金錢。有些繁殖者覺得車渠貝孕卵數高,不需要太考量存活率,比較喜好花費低的粗放式養殖。也可採取介於兩者間的半集約式的程序。


車渠貝的繁養殖(四)

引誘排放配子


車渠貝排放配子有日及月的模式(dial & lunar pattern)(有規律性)。日週期顯示出排放配子的活動在每天下午的中間到後半段達到最高潮;月週期則是滿月及新月時期。要引誘車渠貝排放配子,則可以選擇這些時段來誘導,以配合自然生殖循環(滿月及新月的下午4~6點最適)。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車渠貝的繁養殖(三)

種貝的取得及飼養


種貝的取得





新的種貝能從野外採集或是自已飼養培育,此外可從其他地點移入。然而,從外移入的種貝需考慮疾病問題,或是基因取代的問題。種貝的選擇能從外型的一致性,適當的色彩及健康性來考慮。http://vekin.pixnet.net/blog/post/29429059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車渠貝的繁養殖(二)

車渠貝養殖環境需求


車渠貝生活環境需求


由車渠貝自然生活環境來看,他們為了適合成長及存活,需要熱帶的乾淨海水。溫度介於25-30℃,鹽度在32-35ppt間,pH值在8.1至8.5間。陽光對於車渠貝的光合作用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僅有一種車渠貝,T. tevoroa,生活在水深20m以下。在做繁殖時,更是需要嚴格的監控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