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澳洲藍帶小丑

學名:Amphiprion akindynos Allen,1972


Amphiprion akindynos002.jpg
by Diving The Gold Coast


英文俗名:Barrier reef anemonefish


中文學名:大堡礁雙鋸魚(拉漢魚典)


中文俗名:澳洲藍帶小丑


Amphiprion akindynos001.jpg
by Fenner, R. (fishbase)


尺 寸:

最大長至9.0 cm SL。


環 境:

棲息在珊瑚礁區,不會遷移,棲息深度為1 - 25 m


分 佈:

西太平洋:澳洲東部(大堡礁及珊瑚海,新南威爾士北部), 新喀裡多尼亞,洛亞蒂群島,最近報導在東加發現。


形 態 特 徵:

背鰭硬棘(total): 10 - 11;背鰭軟條(total): 14-17;臀鰭硬棘: 2;臀鰭軟條: 13 - 14. 身體及頭部橘色,有兩條黑色邊緣的白色帶紋;第一條由頭頂貫穿臉部,在眼睛後緣;第二條紋位於背鰭中間。尾柄及尾鰭白色。


生 態:

於潟湖與外緣礁區可見(Ref. 2334)。與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Heteractis auroraHeteractis crispaHeteractis magnificaStichodactyla haddoni, 及 Stichodactyla mertensii 共生。


參考資料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11959


http://zh.wikipedia.org/wiki/小丑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