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 Cuvier,1830
英文俗名:Clown anemonefish
中文學名:眼斑海葵魚 (魚類資料庫)/ 眼斑雙鋸魚(拉漢魚典)
by Cook, D.C.
尺 寸:
最大可長至11.0 cm TL(Ref. 9710)
環 境:
棲息在珊瑚礁區,不會遷移,棲息深度為 1 - 15 m (Ref. 7247), 通常為 3 - 15 m (Ref. 55267)
分 佈:
廣泛分佈的種類;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東印度洋包含了安達曼-尼古巴群島(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 泰國,馬來西亞, 澳洲西北部至新加坡,印尼, 菲律賓;北至台灣及琉球群島。
形 態 特 徵:
身體呈橢圓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1.8-2.2倍。背鰭 硬棘(total): 10 - 11;背鰭軟條(total): 13-17;臀鰭硬棘: 2;臀鰭軟條:11 - 13. 體色橘紅,體側具三條白色條紋,眼後白帶呈半圓弧形;背鰭下方的白帶呈三角形;尾柄上為垂直白帶(Ref. 48636)。 尾鰭圓形。
生 態:
棲息於珊瑚礁區,生活在大型海葵的觸手當中(Ref. 85309)。發現於淺水域及平靜的潟湖中。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模式(Ref. 32167)。 一夫一妻制的配對模式 (Ref. 32167). 是種非常受歡迎的海水觀賞魚之一。目前已經能人工繁殖。與海葵: Heteractis magnifica, Stichodactyla gigantea,以及Stichodactyla mertensii 共生(Ref. 5911)。
參考資料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6509
http://zh.wikipedia.org/wiki/小丑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